臨床表現(xiàn)
一、腹痛
由于腸內容物受阻引起腸管膨脹、腸劇烈蠕動所致。機械性腸梗阻腹痛的特點是陣發(fā)性絞痛,疼痛多在腹中部,當腹痛的間歇期不斷縮短,成為劇烈的持續(xù)性腹痛,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可能。麻痹性腸梗阻的腹痛不劇烈,有廣泛的脹痛。
二、嘔吐
高位腸梗阻嘔吐出現(xiàn)早,并且頻繁,主要為胃液、膽汁、胰液、十二指腸液;低位性腸梗阻嘔吐出現(xiàn)較晚,嘔吐有糞臭味;麻痹性腸梗阻的嘔吐呈溢出性;絞窄性腸梗阻嘔吐物味血性或棕褐色液體。
三、腹脹
腹脹一般出現(xiàn)較晚。高位性腸梗阻由于嘔吐頻繁,腹脹不明顯;低位性腸梗阻、完全性腸梗阻,腹脹明顯,遍及全腹。
四、肛門停止排氣、排便 完全性腸梗阻者,肛門停止排氣、排便;不完全性腸梗阻者,可有多次少量排便、排氣。
[治療方法]
各種類型的絞窄性腸梗阻、腫瘤及先天性腸道畸形引起的梗阻,以及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患者,應及時手術,以解除腸道梗阻和恢復腸腔通暢。
手術方法:一般根據(jù)病因、性質、部位和全身情況選擇
1、腸粘連松解術 用于局限性腸壁粘連。
2、腸套疊腹位術 用于套疊腸袢無壞死的患者。
3、腸扭轉復位固定術 適用于腸袢無壞死的患者。
4、腸切除吻合術 適用梗阻導致腸壞死的患者,以及腸腔狹窄、腸結核、腸腫瘤等。
5、腸造瘺口術 僅適合于腸壞死切除,而患者處于休克狀態(tài),或局部病變既無壞死,又不能切除的低位性梗阻。
注意事項
一、飲食
1、腸梗阻發(fā)作時,應禁食、禁飲。由靜脈補充所需的水分和各種營養(yǎng)物質。術后腸功能恢復后可服少量的開水或流質,忌服易產(chǎn)氣的甜食和牛奶等,逐漸轉為半流質至普食。
2、注意飲食規(guī)律,做到定量、定時用餐,不過飽,切忌暴飲暴食。
3、食品腰柔軟,容易消化,且營養(yǎng)豐富。
4、進餐后避免劇烈活動,特別是彎腰、打滾、連續(xù)下蹲和起立等引起腸梗阻發(fā)作的活動。
5、注意飲食衛(wèi)生,避免不潔食品入口。
6、戒煙戒酒。
二、活動
腸梗阻,特別是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,術后應早期活動,鼓勵患者術后第一天可離床活動,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,預防或減輕腸粘連的發(fā)生。術后一個月可做適量的體力勞動,平時腰注意生活規(guī)律,做到勞逸結合,避免劇烈活動。
三、復查時間及指征
腸梗阻尤其是粘連腸梗阻癥狀易復發(fā),當患者出現(xiàn)腹痛、嘔吐、腹脹、肛門停止排氣、排便及嘔血等情況,應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